”流浪大師“直播月收入上萬,如何看待網紅的頂級營銷?
日期:2023-01-29
前段時間,小編寫過一篇關于“流浪大師”沈巍的文章。那段時間剛好是”大師“最火的時候,當時關于他的視頻充斥著朋友圈、抖音、微博等各大平臺,各大營銷號也是爭相報道。
軟文發稿網(www.3kkp.com)軟文投放平臺了解到,對于這種網紅“連鎖反應”,小編一直是抱著吃瓜群眾的態度看待的,就是偶爾也會為了博個關注而蹭熱度。本以為這種網紅反映不會持續太久,但就在今天,小編刷微博的時候,又看到了”大師“上了熱搜,并且此次上熱搜的話題是”直播獲打賞二十三萬“。
當然,除了這些頭部網紅之外,遍布在互聯網各個角落的網紅們都在某個領域有著自己的話語權。這群人的營銷勢能也不容小覷,他們的選擇影響著粉絲們的選擇,他們的推薦成就了一個個的爆款。
估計品牌也會納悶,為什么網友們寧愿去相信陌生人的推薦,也不愿從官方廣告中獲取想要的信息?正是帶著這樣的問題, 待大家了解一下網紅營銷產生效用的原因,希望大家能從中摸索出自己品牌的增長之道。
一、注意力分散的時代,更應打破交往屏障
不少傳統品牌在抱怨營銷逐漸失效的時候,都會將原因歸結于一個客觀因素——消費者注意力的分散。雖說這點確實影響了很多廣告的效果,但卻不是阻礙信息傳播的根本。畢竟,在傳統的廣告理論中,品牌廣告需要一個月內觸達6次或者更多次才能改變消費者的心智。即便手握每年過億的廣告預算,也未必能在傳統渠道下達到這樣的覆蓋效果。
軟文發稿網(www.ruanwen.com)軟文投放平臺了解到,但換句話說,即便消費者的注意力再分散再稀缺,只要在一個月內反復觸達,也能獲得滿足預期的收益。到底誰都懂,可這樣的操作方式,廣告費用也高得咋舌。而網紅營銷的出現,正是解決了品牌傳播中性價比的問題,雖說大多數網紅的粉絲數量有限但受眾相當精準,這對品牌來說是絕佳的流量價值洼地。
每個社交網站上都會誕生網紅,每個社交網站都是傳播渠道,與其將眼光停留在傳統渠道的傳播上,不如多看看App商店排行榜,人群涌入哪里,注意力就集中在哪里。
當然,網紅之所以能吸引用戶的注意力,不僅僅是因為選擇了“正確的渠道”,而是因為網紅和受眾從一開始就處在“相互信任”的位置。現代營銷學之父菲利浦·科特勒曾經提到,在當下這個時代,最能左右你觀點和選擇的人即家人、朋友和你關注的人。處在這些位置上的人更容易打破交往屏障,而網紅一次性扮演了兩個或者三個角色,怎么能不影響消費者的購物選擇?
二、全品類爆發下的“種草”心理學
在網紅營銷這種特殊的營銷方式下,消費者產生購買欲望和完成購買決策也有專屬自己的名字,叫做“種草”與“拔草”。“種草”是當下很流行的一個網絡用語,多指“宣傳某種商品的優異品質以誘人購買”,消費者產生心癢癢的購買欲之后,就忍不住去買買買,把這根撩人心的草拔掉
即便你是一個非常理智的消費者,也一定逃不過被人“種草”的經歷,當選擇多到無法直觀判斷時,別人的建議就成了影響決策的主要因素。像是有人推薦某家餐廳好吃,某個牌子的日用品質量好,你一定忍不住嘗試嘗試...
而外界種草的渠道,也從最初的熟人推薦,到現在的網紅測評,甚至是社群分享。對于身處社交圈的現代人來說,幾乎每一天都在“種與拔”之間轉化,尤其是在全品類爆發的狀況下,我們很難逐一去判斷到底什么產品最適用最適合自己,“求種草”成了許多消費者在遇到一個新問題時的日常。也有不少人剖析過,為什么人們這么容易被“種草”?總結下來大概有以下幾點:
1、人是擅長模仿的動物
法國的社會學家塔爾德曾在《模仿律》一書中提到三個模仿定律,下降率、幾何級數律、先內后外律。而這三個模仿定律恰好與“種草”與“拔草”這個循環中的種種要素不謀而合。
如果有粉絲喜歡一個時尚博主的穿搭,那么他一定會經常購買同款衣服,希望自己也像偶像一樣光彩照人。而這種模仿如果持續下去,就不僅僅是在美妝穿搭領域,甚至是網紅的生活用品,零食都會成為他模仿消費的對象。當然,產生這種行為的根本原因,還是因為這個網紅是在熟悉的領域,是自己認可的對象。
2、 良好情緒促進用戶購買
通過別人的測評與推薦,這一看似理性的行為,其實很多時候是由情緒主導。一般來說,消費者是先形成認知,從而產生感情,最后做出消費。但在特定的情緒中,消費者很有可能因為情感體驗直接完成購買。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當一家人在旅游景區時,那些烤腸、玉米和紅薯雖然高于原價,但購買的人還是絡繹不絕,而原因主要是因為出來玩比較開心,不會太介意性價比。而網紅出現的場景往往是在用于娛樂的社交軟件中,消費者本就處在一個輕松愉快的氛圍下,這種正面情緒很容易轉移到產品之上,從而心甘情愿的買單。
三、深耕小眾圈層,不討好所有用戶
軟文發稿網(www.ruanwen.cn)軟文投放平臺了解到,很多傳統品牌的營銷活動中,打破用戶圈層成了評判案例的標準,從這點來看,網紅營銷是在走一條完全相反的路。畢竟,很少有品牌敢打包票說,自己的產品在某個圈層中已經完全飽和,必須通過擊破圈層來尋求增量,更多品牌是希望在別的圈層中尋找增量。
在眾多品牌的圍剿之下,某個特定圈層的消費者真的不夠用了嗎?其實未必,很多時候我們只盯著主流消費者和他們的需求,卻忽視了看似分散,其實總量相當龐大的小眾圈子。想要討好這部分消費者,就不要想著能兼顧所有人群,也不要想著通過“通用”的傳播方式把他們一網打盡。
尤其是對于在主流市場上競爭沒有那么強的品牌來說,從小眾人群入手,成功的概率會大很多。畢竟在這些地方大品牌沒有太多的著力點,競爭力也相對較弱。而傳播效果最明顯的體現,就是爆款、網紅用品排行榜上,會出現一些我們很陌生,但是口碑很好的產品。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是當某種產品成了一個圈子中公認的好產品以后,就能為新入圈的人塑造專屬的存在感和歸屬感。對于他們來說,會買是“懂行”的表現,是自己混跡某個圈子的直觀證明
特惠套餐
更多 ?套餐名稱 | 套餐價格 | 其它 |
---|---|---|
惠 8元門戶套餐10家 | ¥8.00 | 購買 |
惠 地方門戶套餐 | ¥270.00 | 購買 |
惠 財經金融套餐 | ¥600.00 | 購買 |
惠 IT科技數碼套餐 | ¥500.00 | 購買 |
惠 99元56個站套餐 | ¥99.00 | 購買 |
最新發布
-
巧克力商品軟文:巧克力是一種深受大眾喜愛的美食,其口感絲滑細膩,令人回味無窮
2023-07-07
-
記錄孩子軟文:每個孩子的童年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的成長經歷也是不同的
2023-07-07
-
新穎的軟文: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越來越依賴于互聯網
2023-07-07
-
關于姓氏軟文: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有著悠久的姓氏文化。
2023-07-07
-
夏季郊游軟文:夏季是一年中最適合出游的季節之一
2023-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