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文營銷要找到共鳴感 容易引發從眾的參與感
日期:2020-10-27
做軟文營銷,我們主要做的事情就是打動用戶,而打動用戶有一個關鍵點就是建立“共鳴”, “共鳴型文案”就好像知己一般,自帶同理心、 容易引發從眾的參與感。
我們看過很多文案,感受到了品牌對自己的理解,說出你想說的、不敢說的、或者一直未被挖掘到的話,而這些都是站在你的視角表達了“支持”、“贊賞”、“替你出擊”、“揭露真相”,所謂“扎心文案”就是字字戳到了用戶的共鳴點。
比如Keep在2019年推出一條廣告片,以“怕就對了”為主題,每個主人公都以“我怕”開場,比如一個胖女孩在練瑜伽,不自信的表達出了這樣的文案:
我怕總被別人盯著看
但我更怕永遠做個小透明
怕就對了
跳水女孩、健身狂人、視障跑者、胖仙女、冠軍騎手……當這些主人公陸續出場,聲音透著遲疑,隨著影片的推動(不停的閃回主人公的嘗試與失敗)。影片中的語速越來越塊、越來越有力,到最后高燃時刻,甚至不只是主人公的聲音,群聲交織在一起,配樂鼓點也達到頂峰,情緒交疊到燃點,驟然一個靜音的呼吸口后,最后亮出"不怕了,那就去尋找下一個害怕"。
“我怕”、“怕就對了”、“不怕了,那就去尋找下一個害怕”……不同身份、類似的場景、相同的句式,很多人會被不自主的對號入座,或者感同身受,這就有了共鳴。
2012年倫敦奧運會期間,李寧推出了主題廣告“中國人,讓改變發生”,同時也以不同運動員結合自身推出系列海報。
以逆境喚醒血性
我用激情
讓改變發生
張繼科
看著很燃,但是共鳴不夠,普通觀眾很難建立“感同身受”的感覺,畢竟世界冠軍是少數,如何借勢奧運會的場景,又可以激發普通觀眾產生共鳴,才是文案創作需要思考之處。李寧這組創意中,林丹的文案就有共鳴特點:
每個人都曾輸給自己
有勇氣就能新生
我用不滅的信念與夢想
讓改變發生
我說有共鳴特點,是感覺到創作者在找尋和用戶之間的關聯,但是文案不夠具體,“每個人都曾輸給自己”這種語言需要用戶再度解讀,直接的場景反而更容易建立連接。耐克就曾推出“活出你的偉大”主題創意,而系列文案中,很多都是建立在用戶共鳴上,比如:
裁判能決定你的成績
但決定不了
你的偉大
他們能質疑你的成績
但不能質疑
你的偉大
“裁判的不公”好像大多人的經歷中都會遇到,從小學到中學、到大學,各種活動都有共鳴點,當然耐克一方面也是在表達當時比賽場景,而是用一句共鳴式文案引發全民關注。
當你去商場買衣服,售貨員一再推銷店里衣服的質量、款式、價格,如果能從消費者角度思考,帶入自己的感受,并加以贊賞的評價,一般成交的效果會更好。日常生活中也比較常見,比如孩子從學校回來很不開心,作為家長是該如何處理?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批評教育?還是讓孩子說清楚事實發生什么?或者是告訴孩子自己小的時候也遇到過不開心的事情,不管發生什么,爸爸媽媽都是支持你的……沒有百分百的標準答案,但是相比較來講后者會更好些,因為孩子會感受到你的愛、你的同理心,這就是共鳴。
我把共鳴創造的路徑畫了一張圖,從“共鳴主體”到“共鳴表達”,最后才是“共鳴轉化”,而其中需要洞察挖掘“共鳴主體”的場景關聯和感受關聯。
還是拿Keep文案舉例:
第一步:挖掘場景關聯
場景:胖女孩、健身
第二步:挖掘感受關聯
感受:怕被別人盯著看、怕被別人嘲笑、被忽略成透明人
最終,輸出共鳴文案:“我怕總會被別人盯著看,我更怕永遠是個小透明”而最后主題文案“怕就對了”代表了支持與認可,這種感受更加推進了共鳴轉化行為。
不過創造了“共鳴”,一樣也會有“意外”,比如2019年初《啥是佩奇》的火爆,那條短視頻刷屏,感動、有趣伴隨著各種贊揚,而電影卻遭到集體吐槽。
特惠套餐
更多 ?套餐名稱 | 套餐價格 | 其它 |
---|---|---|
惠 8元門戶套餐10家 | ¥8.00 | 購買 |
惠 地方門戶套餐 | ¥270.00 | 購買 |
惠 財經金融套餐 | ¥600.00 | 購買 |
惠 IT科技數碼套餐 | ¥500.00 | 購買 |
惠 99元56個站套餐 | ¥99.00 | 購買 |
最新發布
-
巧克力商品軟文:巧克力是一種深受大眾喜愛的美食,其口感絲滑細膩,令人回味無窮
2023-07-07
-
記錄孩子軟文:每個孩子的童年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的成長經歷也是不同的
2023-07-07
-
新穎的軟文: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越來越依賴于互聯網
2023-07-07
-
關于姓氏軟文: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有著悠久的姓氏文化。
2023-07-07
-
夏季郊游軟文:夏季是一年中最適合出游的季節之一
2023-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