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自媒體亂象就得出重拳 加大整治力度
日期:2020-08-19
國家網信辦近日在全國范圍內開展進一步加強自媒體基礎管理專項治理行動,3個月的專項治理行動,向中國自媒體亂象重拳出擊。
近年來,國家網信辦大力開展自媒體專項整治,每年清理的非法賬號數以萬計,行業生態得到初步改善;《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互聯網+用戶公眾賬號信息服務管理規定》等法規性文件相繼出臺,將自媒體管理納入法治化、規范化、制度化軌道。然而,一些非法賬號被封禁后,還能穿個“馬甲”再“出山”,部分自媒體與監管部門打起了“游擊戰”,導致亂象屢禁不止。面對隨時都會再冒出來的非法賬號,監管也須隨時出手。專項治理行動出重拳、出快拳,既能高效關停非法賬號,洗刷網絡空間,也有利于形成震懾力,讓非法平臺和賬號不敢再露頭。
門檻低、傳播快、交互性強、覆蓋面廣,自媒體的傳播優勢也同時造就了監管難題。虛假信息、涉黃低俗、宣揚仇恨、惡意營銷……一些人懷著各種目的,散布有害信息,是如今自媒體亂象的始作俑者。防疫期間,“信息疫情”一度泛濫。“某地有口罩免費領”“某地封城”“某地出現確診病例”……無中生有的謠言擾亂社會公共秩序,觸碰法律底線,而一些自媒體成了傳謠的常見渠道。在流量為王的時代,“營銷號”也是治理重點。當更多的關注度意味著更高的商業利益時,就有人不惜一切代價博出位,將網絡空間擾得烏煙瘴氣。若社交媒體被這樣的聲音裹挾,將極大損害公眾的基本權利,破壞網絡空間的和諧有序。眼下掃除問題賬號,未來形成長效管理機制,是治理自媒體亂象的不二選擇。
3個月,如何見效?國家網信辦負責人強調,專項行動以全面排查清理問題賬號為基礎,以推進分級分類管理為重點,進一步壓緊壓實平臺、用戶、屬地管理責任。“全面排查”意味著地毯式清理問題賬號,讓問題賬號無處遁形;“分級分類”增強行動可行性,屬地管理避免“大海撈針”,實現“精準亮劍”。除此之外,“正向激勵機制”意在有效引導、鼓勵自媒體運營主體,進一步提升其內容生產質量和水平。
當然,治理自媒體亂象不是一朝一夕之功。3個月的治理行動是一次快進、一次突破、一次加強。行動結束后,營造常態化風清氣正的網絡氛圍仍然任重道遠。管好自媒體,需要社會各方長期共同參與,推進相關法規修訂、提高用戶自制力、增強自媒體信息傳播素養,缺一不可。
特惠套餐
更多 ?套餐名稱 | 套餐價格 | 其它 |
---|---|---|
惠 8元門戶套餐10家 | ¥8.00 | 購買 |
惠 地方門戶套餐 | ¥270.00 | 購買 |
惠 財經金融套餐 | ¥600.00 | 購買 |
惠 IT科技數碼套餐 | ¥500.00 | 購買 |
惠 99元56個站套餐 | ¥99.00 | 購買 |
最新發布
-
巧克力商品軟文:巧克力是一種深受大眾喜愛的美食,其口感絲滑細膩,令人回味無窮
2023-07-07
-
記錄孩子軟文:每個孩子的童年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的成長經歷也是不同的
2023-07-07
-
新穎的軟文: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越來越依賴于互聯網
2023-07-07
-
關于姓氏軟文: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有著悠久的姓氏文化。
2023-07-07
-
夏季郊游軟文:夏季是一年中最適合出游的季節之一
2023-07-07